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对新疆文物考古界来说,是考古成果不断的一年,也是新人辈出的一年。20多项考古发掘、12项田野调查,与德国、法国等进行文物考古科研合作,《新疆文物地图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和《下坂地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还有一系列室内文物保护、考古资料、积压报告整理等,使这批年轻的文物考古工作者耕耘不少,收获不少。 1月24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了2012年度新疆考古成果汇报会...
据新华社记者白林报道,近日,文物工作者对位于鸡泽县城东北4公里、魏青村东南130米处的邯黄铁路取土场范围内发现的唐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64座,出土文物431件 (套)。 文物专家表示,这次所清理墓葬虽然均属于小型墓,但如此众多的唐代墓葬集中发现,在邯郸市乃至河北全省尚属首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所见墓葬排列有序,墓向一致,形制多样,有的具有明确纪年,不仅为唐代墓葬...
据新华社记者勿日汗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1.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清理出4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其中,战国时期墓葬37座、汉代墓葬2座、唐代墓葬1座,出土各类器物100余件。 此次发掘清理的37座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两座汉代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有陶壶、陶罐等。1座唐代墓葬为带有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已遭破坏,出土砖质墓志1方。 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
民以食为天,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自古到今,丰衣足食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的理想,国家不仅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生产,也对食品的流通和管理采取了相应措施。 周代果实未成熟严禁入市场 古代商品经济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食品保鲜和储存技术并不发达,大多数蔬菜、水果、生鲜受到时令和地域的限制,流通不广泛,利润也有限,因此利用食品投机牟利的案件很少。 尽管如此,考虑到食品安全关系重大,国...
北京市文物局9日称,在北京房山新近发现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专家认为,此墓葬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在北京地区如此大规模的唐代墓葬发现极少,所出土的大型彩绘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志在国内实属罕见。 墓主刘济(757—810)为幽州(今北京)人,在唐德宗、顺宗、宪宗时,出任幽州卢龙节度使。他的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坐北朝南,背靠上方山,濒临拒马河,凿山为穴,全长34米...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盛乐古城1.2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清理出40座战国至唐代古墓。 “其中,战国时期墓葬37座、汉代墓葬2座、唐代墓葬1座,出土各类器物100余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强说。 此次发掘清理的37座战国时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带有壁龛或头龛,部分墓葬有葬具,以单棺为主,骨架大多保存较...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文物工作者在洛阳一处基建工地发现一批唐代砖瓦窑遗址,这批烧窑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砖瓦窑遗址。 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今年1—5月,文物工作者在洛阳市定鼎北路两侧发现并发掘了4组唐代烧窑共计71座,窑群位于邙山南坡,隋唐洛阳城遗址西北。这4组烧窑布局与结构相似,每组烧窑群包含17至20座烧窑。 记者在现场看...
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7日通报,该市鸡泽县发现的唐古墓群中共有64座墓葬,因安禄山曾在此地建大燕国,此发现为燕国历史及“安史之乱”研究提供难得实物和重要地理信息。 据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介绍,墓葬位于鸡泽县城东北4公里、魏青村东南130米处的邯黄铁路取土场范围内,共出土文物431件(套)。 王兴介绍说,在清理出的64座古墓葬中,以砖室为主,仅一座为土洞结构,且排列有序。墓...
为丰富市博物馆馆藏,我市日前发布了文物征集公告。昨日,记者从市文管所获悉,目前已征集到唐代青瓷碗等多件珍贵文物。 据市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的文物以汉代和宋明清文物为主,唐代文物数量较少。此次征集到的这件唐代青瓷碗造型规整、釉质纯正,但颇为可惜的是碗上有明显豁口。经过陶瓷器专家鉴定,这件青瓷碗为唐代瓷器,尽管存在瑕疵,但由于南充的唐代瓷器较少,作为那个时代标本,这件唐代青瓷碗具有较高的收藏价...
邢台市邢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内丘邢窑文化博览馆馆长智英豪,多年致力于研究唐白瓷。日前,他在内丘县城邢窑官窑中心窑厂(西街)发现一怪兽狮子口啃一头牛的唐点兰彩青花雕塑器物瓷片。 该瓷片鲜艳如新,栩栩如生,生动逼真,白兰分明,柔润光滑如玉,雕塑工艺技能高骄潇洒、雄猛流畅,胎质细腻柔粘,露胎露骨。神色是唐代邢窑雕塑工艺技能风格,雄姿雄风,正如饿狮扑牛之真感。经多番查询有关资料,与唐代陶器物和三彩精...
清理壁画周围的泥土 现场临摹壁画 本报资料图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唐末宋初时期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墓中壁画与砖雕完美结合,再现当时生活场景,壁画中女子身着“波点裙”,并带着宠物狗出现在宴饮场所。直径近5米的墓室如何实现整体搬迁?21日,记者走进考古现场。 核心提示 壁画原地“不动” 现场定制木箱 11月21日,记者再次来到位...
11月13日,今天中午徐州市东三环工地在开挖下水道的时候,发现地下3米多深发现一堆青砖,怀疑是古墓,于是报了文物部门。经过文物部门一个上午的抢救性挖掘,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这是一坐唐代的古墓。 今天上午九点多钟,笔者来到徐州市东三环工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对这处疑似古墓进行挖掘。据了解,由于徐州市政府对东三环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工程,工人们在开挖下水道,当挖到地下3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有一...
陕西省文物局透露,富平县警方在不久前的一次夜间巡查时,意外发现一起唐代墓葬石刻盗掘案,当场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据了解,10月中旬,富平县公安局淡村派出所民警夜间巡逻时,在西古村徐伍组附近发现田地中一座古墓附近有灯光闪动,遂从四面包抄将正在盗掘东西的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在盗掘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使用了铁锨、探杆、矿灯等盗掘工具,地下已被挖开一个3米多长、1米多深的土坑,土坑边上放着一根八棱形、长...
10月28日下午,绵阳市经开区一工地施工时,挖出一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及一块有准确纪年的墓志。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掘发现的墓志有准确的纪年,是绵阳唐代墓葬考古中的首次发现,价值珍贵。 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介绍,在40厘米见方的墓碑上有“唐故天水赵氏之墓志”的篆书文字,60厘米左右见方的墓志石碑上雕刻着大量楷字,开头是“宣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